从日亏 500 到日赚 3000,这家甑糕厂靠一台机器逆转局面

作者:longying 点击:29次 发布时间:2025-07-16

凌晨三点的甑糕车间里,王建国盯着地上散落的糯米团直叹气。刚招来的临时工又把糖浆撒了一地,封口膜歪歪扭扭地粘在包装盒上,这批货要是发出去,客户肯定得投诉。更让他头疼的是,传统手工灌装每天顶多产 800 盒,旺季订单排到下周,工人累得直摆手,他自己也快扛不住了。直到换了龙应甑糕全自动灌装封口机,这个有着 20 年历史的老作坊才真正尝到了 “机器换人” 的甜头。

龙应甑糕灌装封口机

一、3 个人干 10 个人的活,人工成本砍半

王建国的甑糕厂以前是典型的 “手工作坊模式”:5 个工人负责熬糖浆,3 个人蹲在案子前用勺子灌甑糕,2 个人专门盯着封口机,一天下来腰酸背痛,产量却卡得死死的。最麻烦的是人工灌装的 “随机性”—— 老师傅手感好,每盒能控制在 250 克左右;新手要么灌多了亏本,要么灌少了被客户骂 “偷工减料”,光因为分量不均的投诉,每个月就得损失两三千。

换了龙应全自动灌装封口机后,车间里的景象彻底变了。机器的全自动灌装系统带精准计量功能,通过伺服电机控制推杆,每勺甑糕的误差不超过 2 克,客户再也没提过分量问题。更绝的是流水线设计:糯米团从蒸煮锅出来,直接掉进机器的储料仓,自动分切、灌装、封口一气呵成,3 个工人负责上包装盒和巡视机器就行,每天产量稳稳站上 2000 盒,比以前 10 个人干得还多。

“现在一个月省 5 个工人的工资,光人工成本就少花 15000 块。” 王建国翻着工资表算过账,以前旺季得临时雇人,加班费比工资还高;现在机器 24 小时连轴转,按下暂停键就能换班,根本不用为招人发愁。有次邻近县城的同行来参观,指着机器上的触摸屏感慨:“我们还在靠老师傅的手感吃饭,你们都用数字说话了。”

二、粘黏难题被攻克,材料浪费降 70%

甑糕这东西最麻烦的就是粘性大,糯米混着红枣、豆沙,沾得勺子、案子到处都是。以前手工灌装时,每灌 100 盒就得停下来刮一次勺子,刮下来的残料黏糊糊的没法用,一天浪费的甑糕能装满两个垃圾桶。王建国心疼得不行:“这些都是钱啊,好端端的料就这么糟蹋了。”

龙应的工程师显然摸透了甑糕的脾气。机器的灌装嘴用了特氟龙防粘涂层,甑糕进去滑溜溜的,根本不沾壁,灌完自动吹气清洁,连缝隙里的残渣都能吹干净。储料仓里还藏着恒温搅拌装置,38℃的温度刚好保持甑糕柔软不结块,避免了手工搅拌时用力不均导致的颗粒沉淀。

包装膜的浪费也少多了。以前手工封口总对不准位置,要么膜长了剪掉一截,要么没封紧返工,一卷膜用下来浪费近 30%;现在机器的光电定位系统像长了眼睛,包装盒刚到位,封口膜就精准落下,热封温度控制在 180℃±2℃,封边又平又牢,撕开时带着清脆的 “啵” 声,客户都说 “这包装看着就正规”。王建国算了笔账,光材料浪费减少这一项,每个月又省出 8000 多块。

三、30 秒换规格,小批量订单也能赚

做食品的都知道,旺季忙死,淡季闲死。王建国以前最怕淡季,客户要的量少还净是 “特殊要求”:有要 100 克小盒试吃装的,有要 500 克家庭装的,还有客户指定用圆形盒代替方形盒。手工换模具得拆机器、调位置,折腾大半天,最后一算账,赚的钱还不够付工人的工时费。

现在他反而盼着小订单找上门。龙应的机器换规格简单到离谱:在触摸屏上点选 “100 克圆形盒”,30 秒内灌装量、封口位置自动调整到位,连传送带的速度都跟着变。有次一个景区客户要 200 盒心形包装的甑糕做伴手礼,王建国让工人试了试,从调机到出成品只用了 15 分钟,客户收到货后当场追加了 5000 盒的季度订单。

“以前是我们求着大客户下单,现在小客户也能当财神爷。” 王建国的厂里现在有 5 种常规包装,遇到节日还能快速推出限定款。去年中秋,他们用机器赶制了 3000 盒月饼形状的甑糕礼盒,因为造型别致,在当地超市卖断了货,光这一笔就赚回了机器的半台钱。

四、卫生标准升级,顺利拿下商超入场券

做食品生意,卫生是底线。以前手工灌装时,工人戴着手套也难免接触原料,车间里的苍蝇、灰尘更是防不胜防。王建国好几次想进大型超市,都因为检测报告里的 “微生物指标超标” 被拒之门外。

龙应的全自动灌装封口机直接帮他迈过了这道坎。机器的料斗、灌装管都是 304 不锈钢的,拆开就能冲洗,角落都打磨得光溜溜的,连清洁阿姨都说 “比家里的锅还好洗”。整个灌装过程在封闭环境里完成,原料从储料仓到包装盒,全程不沾人手,车间里装了新风系统,连空气都经过过滤。

上次市监局来抽检,检测员拿着报告说:“你们这卫生标准,赶上罐头厂了。” 现在王建国的甑糕不仅进了本地最大的超市,还通过了电商平台的审核,每天发往全国各地的快递包裹堆得像小山。他笑着说:“以前愁没人买,现在愁不够卖,这机器真是帮我们打开了大门。”

五、24 小时不停机,旺季再也不慌

今年春节前,王建国接到了一个 10 万盒的大单,客户要求腊月廿八前必须交货。换做以前,他想都不敢想,现在却胸有成竹:“机器不停,人轮班,肯定能赶出来。”

龙应的机器耐用得超出预期。连续运转 72 小时后,他让维修工检查,除了传送带有点发热,其他部件都好好的。操作工只需定时加原料、换包装膜,机器自带的故障报警系统会提前预警,有次加热管温度异常,屏幕上立刻跳出提示,还附带解决方案,根本不用等技术员上门。

腊月廿七那天,最后一批甑糕顺利装车,客户当场付了尾款,还多给了 2000 块奖金。王建国在车间摆了两桌酒,对着机器敬了一杯:“这伙计比人还靠谱,以后咱们就靠它发家致富了。”

现在的王建国再也不用凌晨三点去车间盯着了,他把更多时间花在研发新口味上,最近推出的桂花甑糕成了网红产品。他常跟同行说:“不是生意不好做,是老办法行不通了。一台好机器,能让老手艺焕发新生。”

如果你也在为甑糕生产的效率、卫生、成本发愁,不妨看看龙应这款全自动灌装封口机 —— 它解决的不只是生产问题,更是帮你打开市场的钥匙。